来源:火狐体育官网登陆 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3:10:23
今年以来,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转型各项工作。全市工业经济呈现“传统产业筑底回升、新兴起的产业加速领跑”的鲜明特征,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形态趋势,但同时也面临产业体系偏重、新动能培育不足等高水平发展挑战。
(一)电力热力燃气强势领涨。上半年,全市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和水生产及供应业总利润达54.0亿元,同比增长146.6,倍数高于全国(3.3)、全区(40.3)利润增长中等水准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.6个百分点。其中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表现最为亮眼,国电建投、内蒙古聚达、内蒙古长城发电、北源热电等96户企业合计实现利润49.7亿元,同比增长2.0倍,拉动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和水生产及供应业利润增长61.1个百分点,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。
(二)化学工业驱动质效双升。上半年,全市化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,94户规模以上化学工业公司增加值同比增长25.2,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升7.2和36.0个百分点。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地增强,实现总利润66.6亿元,同比大幅度增长86.6,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92.9和77.8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利润增长3.4个百分点。其中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表现突出,61户企业合计实现利润69.8亿元,同比增长54.4,拉动化学工业利润增长68.9个百分点,成为推动增长的主要动力。重点企业引领效应显著,宝丰煤基、中天合创等13户重点企业利润均突破亿元大关,其中宝丰煤基和中天合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。
(三)装备制造动能加速释放。上半年,我市装备制造业经营状况企稳向好,规模以上公司实现营收187.9亿元,连续五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,同比增幅达25.9,较全区平均水平高4.8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增速1.0个百分点。其中11家企业营收突破亿元,隆基光伏、隆基硅、源盛光电等10家企业营收规模超过十亿元。行业亏损面为36.3,较一季度收窄3.4个百分点,亏损总额8.8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51.4,特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亏损额同比分别下降77.8、67.4和52.6,行业经营状况正在逐步改善。
(一)新增企业量多质弱待优化。上半年,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户,实现盈利收入58.6亿元、利润总额6.8亿元,分别仅占全市总量的1.8和0.9。从企业规模看,新增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,有49户,占比96.1,中型企业仅2户,缺乏大型企业;从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26户(51.0)占比过半,制造业17户(33.3),电力热力等企业11户(21.6),产业结构有待优化;从区域布局看,准格尔旗新增24户(47.1),达拉特旗、鄂托克旗、伊金霍洛旗分别新增8户、6户、5户,其他旗区新增数量较少,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。
(二)民企经营承压指标全面下行。上半年,全市530户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经营承压明显,主要指标呈现下行态势。实现营收1789.0亿元,同比下降10.7,降幅较一季度扩大0.7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扩大8.6个百分点;占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营收的24.9,占比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滑0.9和2.6个百分点。实现利润总额369.4亿元,同比下降29.8,降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民营利润总额增速中等水准8.0个百分点,较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降幅大6.7个百分点。
(三)煤炭行业拉动力减弱。上半年,全市规上煤炭行业下行压力显著,实现营收1690.5亿元,同比下降18.5,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收10.3个百分点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营收的50.1,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5.1个百分点;实现利润519.2亿元,同比下降32.2,降幅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利润增速扩大10.4个百分点,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3.5,较同期比重下降11.3个百分点,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7.3个百分点。267户煤炭企业中103户亏损,行业亏损面为38.6,同比扩大11.4个百分点;累计亏损额33.9亿元,同比增长79.7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额的37.5,较同期比重提高18.9个百分点。
(一)梯度培育机制破解结构失衡。针对新增企业规模小、结构欠优问题,建议建立“育苗-强基-培优”三级培育体系。一是完善准规上企业动态监测库,重点跟踪具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业企业。二是优化招商引资区域协调机制,制定差异化产业目录,引导准格尔旗等优势地区重点引进装备制造、高新技术等项目,支持杭锦旗、康巴什等薄弱地区发展特色产业。三是健全企业动态管理机制,完善准入和退出标准,持续提升新增企业发展质量。通过完善梯度培育体系,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,推动产业体系向中高端迈进,不断提升新增企业发展质量,增强经济新动能
(二)精准帮扶缓解民企经营压力。面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,建议实施精准帮扶措施。重点围绕“六本账”核心指标,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监测数据库,动态跟踪营收、利润等关键指标变化。健全跨部门会商机制,定期开展政策效果评估,确保惠企政策精准落地。实施分类帮扶策略,对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强化要素保障,对中小微企业加大融资支持。同时,开展非公有制企业专项调研,深入了解经营困难,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。通过完善全流程服务机制,切实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渡过难关,提振发展信心。
(三)供需协同对冲煤价下行风险。针对煤炭行业下行压力,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,多措并举稳定发展:一要释放优质产能,推动存量企业增产扩能,确保优势产能持续释放;二要加速动能转换,推动煤电联营和煤化一体化发展,支持企业向新能源、现代煤化工延伸产业链,对冲煤价下行风险;三要优化供需调节,引导电厂建立动态采购机制,合理消化社会库存,提高长协煤履约率。通过稳定产能、优化结构、调节供需、政策托底等组合拳,在稳住行业基本盘的同时,加快推进煤炭产业向绿色化、多元化、高端化转型。
火狐体育官网登陆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
网站内容维护:火狐体育平台注册 总机:0355-5921114
Copyright : 2013-2021 www.laserarlingto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
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,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众号